各相关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教学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切实增强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现决定组织编写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实验室“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知如下:
一、编写原则
1、统筹规划、目标明确
各学院要根据本单位实验室建设情况,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规划实验室体系,统筹考虑已有专业实验室和新建专业实验室,统筹考虑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与开放创新实验项目的需要,统筹考虑实验用房、建设经费的具体情况,使得五年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2、以本为本、有序推进
各学院应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本。规划的编写要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验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本科生实验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内容、实验项目和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编写。利用规划编写契机,合理设计本科实验课程改革,创新本科实验课程组织形式,更新实验课程内容,自主研究设计出符合我校特色的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指导书,完善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根据实验课程建设需求的轻重缓急,权衡各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历史及完成情况,分年度进行规划建设。
3、资源共享、讲求效益
校内已有的实验室及已有一定基础的实验室,要集中力量建设,其他单位不得重复建设同类实验室。根据实验室利用率和对教学贡献,进一步完善基础实验室,重点支持创新类实验室的建设。优先申报资源共享度高、师生受益面广、创新性高的项目。
4、虚实结合、与时俱进
各学院软硬件建设应同步规划。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强化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实验室环境的创新改造,实现实验教学的网络助学与开放管理,逐步实现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融入实验教学。
二、基本思路
1、编写规划前各单位需进行充分调研,结合专业发展、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建设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2、规划内容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及软件建设,分为新增、扩大、改进更新三类,学院应统筹规划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原则上每个项目申报额度不低于100万元。
3、编写顺序: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实验项目-实验仪器的顺序设计,以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为基本单位组织编写(创新实验室除外),不以便于运行管理而设立的功能实验室为单位进行编写。不同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涉及到的相同设备,在专业内进行整合;不同专业的相同设备,各学院(教学单位)进行第二次整合;最后由学校进行第三次整合。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规划中尽量减少课程(或核心知识体系)中验证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仪器所占的比例,提高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及相关设备比例。
4、规划是未来五年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指南,一旦编写完成,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
三、经费保障及分配
为保障我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的顺利开展,学校要求各院(中心)在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建设资金、省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时,严格按照本院(中心)的实验室规划来实施,且学校将根据各院(中心)的客观实际,特别是实验室规划方案所体现的具体情况将申报项目作统一排序,力争将教育专项资金达到最优化配备。
四、注意事项
1、各单位在编写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基础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如实验室场地、面积、人员等。
2、各单位可根据各专业实习实训工作的特点,结合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及实习实训生产线的建设,全面规划教学实验室建设。
3、为了便于后期教学实验室立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请各单位在编写时要尽量细化各类信息,如设备名称及参数、价格、条件建设需求等,做好设备的选型和询价工作。
4、规划的编制涉及教学实验室“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见附件1)和教学实验室拟建设项目统计表(见附件2);教学实验室拟建设项目申报书(见附件3)、教学实验设备询价表(见附件4)、教学大型仪器设备(软件)购置论证报告(见附件5)。请各单位按时提交相关材料,所有资料提交前须经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教学单位严格审核,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应对所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保密性负责。
五、时间及进度安排
1、各单位提交教学实验室“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及教学实验室拟建设项目申报书等材料时间:2025年11月21日前,纸质材料1份(加盖公章)送交主教217室,电子版材料通过融合门户发送给教务处实验科朱龙迪。
2、教务处根据工作安排组织论证、意见反馈及组织各单位进行修改。
六、相关附件
1、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实验室“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
2、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实验室拟建设项目统计表
3、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实验室拟建设项目申报书
4、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实验设备询价单
5、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大型仪器设备(软件)购置论证报告
教 务 处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