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链接(仅限校内访问)
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遴选首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14:16 点击量: 打印    收藏

各学院:

为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创新,丰富课堂教学革命内涵,进一步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切实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学校决定开展首批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列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2. 鼓励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属课程积极申报;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申报。

3.鼓励校级在线开放课、金课、混合式课等有建设基础的课程申报。

4.鼓励在线教学资源基础扎实且已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课程申报。

5.每学院申报课程门数最多不超过5门。

二、申报要求

1.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应为学校在职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强,教学改革意识强烈,能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课程负责人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完整讲授一门课程。

3)课程团队应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含课程负责人),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

4)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

5)每位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的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不得超过2项。

2.课程建设基础

1)在课程平台至少运行2个教学周期,运行数据良好,开展线上教学或混合式教学的课程;

2)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在线学习平台、AI工具等结合教学资源初步构建人工智能教学辅助与支持,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

3)初步建设课程知识图谱,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反馈与指导。

三、申报流程

1.课程负责人向所属单位提交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及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学大纲。

2.各教学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推荐名单,填写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将材料报送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学院推荐课程进行评审、答辩,公示结果。

四、建设内容与要求

1.人工智能赋能资源建设。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整合包括微视频、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文献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知识图谱、问题图谱、能力图谱、AI学伴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2.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服务研讨式、问题驱动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实施。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和学习效果评估标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自动评估学生的作业、考试和其他学习成果成效。

3.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引入智能助教、智能伴学等,为学生提供实时交互式学习和练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建议及知识难点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度和兴趣,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促进自主学习,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和学情分析。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体验调查,及时反馈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五、保障与支持

1.项目建设。通过评审获得立项的项目,要明确项目建设标准,确定团队成员分工,熟练掌握使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教学技术,实现人工智能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路径及建设进度安排完成课程建设。

2.项目检查验收。立项建设课程由教务处于20257月、11月分别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

六、材料报送

申报材料电子版材料命名格式为“学院-课程名称-负责人”,以学院为单位打包压缩,并发送至邮箱114339185@qq.com;纸质版材料附件1、附件2一式五份,由学院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至教务处(主楼211室)。

截止时间:2025411日 下午14:00,逾期不受。

联系人:杜文军

联系电话:64806462

附件 1《东北电力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附件 2《东北电力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