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链接(仅限校内访问)
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综合管理文件 >> 正文

东北电力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15:50 点击量: 打印    收藏

东电教发〔2018〕28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工作会议和吉林省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形成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动适应国家、行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核心地位,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2022年,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形成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争创立德树人先进学校;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助推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更加彰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学校新时代传习所,扎实开展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深化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按照《东北电力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类选修课数量,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加强内涵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

3.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吉林省中东西“三大板块”战略、“一主六双”产业布局,积极设置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急需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做好增量优化。努力适应新科技、新业态的发展,注重交叉融合,寻求新的专业建设方向,对传统专业进行优化升级,促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做好存量调整。主动调减就业率低、与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专业。到2022年,停招2-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55个左右,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体系。

4.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专业。继续实施《专业建设提升工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以立项建设的10个A类、2个B类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为重点,突出建设好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一批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发挥优势特色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5.加快推进专业认证与评估。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专业补充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结合各自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基础,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重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结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完善各专业建设规划,从学生生源、培养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成果、教学质量保障、培育效果、专业特色等方面展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参加教育部及其他公认的国内外专业认证机构开展的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实现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到2022年,力争有6-9个专业通过认证(评估),70%以上本科专业完成专业综合评价。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6.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按照“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原则,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推进三学期制改革,在小学期集中安排部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融合与贯通。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科教融合”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推进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拓展“订单+联合”培养单位,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工科,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办好“2+2电合班”,深入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7.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试点改革。开展机械和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试点,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拓宽学生自选专业和个性发展空间。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理念为指导,在推进专业大类招生的同时,重点改革大类培养管理,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坚持志愿优先原则进行专业确认,真正发挥专业大类培养优势,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8.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推行小班制授课,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加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等,提高学业挑战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加大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引进力度,丰富优质课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将学术前沿、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倡导融合信息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健全学分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制,落实休学创业制度、在线学习学分认定制度、课程学分置换制度,出台《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办法》,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落实好《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建立课外培养激励与考核机制,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

9.推进学业合理“增负”。建立管理部门、教学院系、辅导员和教师对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提升学生学习自律能力。强化学生学业管理,继续执行三级学业预警制度。严格考试管理和考试纪律,修订《成绩管理办法》,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以考辅教、以考促学。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在全校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中,推行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坚持论文查重、抽查和盲审制度,到2022年,三者比例之和达到100%。严把毕业标准审核关,修订《重修管理办法》,自2018级学生开始,全面取消“清考”制度。

10.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聘任政府、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使行业专家、校友进专业、进课堂,举办学术讲座、承担相应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环节教学,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工程创新实践教学空间。以吉林省实施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省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等的建设水平,推进校内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向本科生开放,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互补共用,推进科教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四)打造智慧教育环境,推进高水平课程建设

11.打造智慧教育环境。实施好信息助校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和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借助并加强数字化课程教学平台、沉浸式教室和智慧教室建设,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打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智慧实验室,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支持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到2022年,建设智慧教室20-30个,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5个,其中认定成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左右。

12.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课程评估,对不合格课程责令整改。建立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机制,鼓励教师将科研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以基础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课程改革,变“一人一课”为“多人一课”,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落实课程负责人制,支持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如期完成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在吉林省课程共享平台投入运行。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10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30门。

13.开展教材建设与评估。加强教材建设研究,以立项方式资助40部优质教材建设。完善教材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健全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组织专家对选用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定期向校、院反馈教材使用情况,作为课程建设与评估、院级教学工作评价与考核的重要依据,杜绝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建立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监督检查机制,将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和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保证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达到100%。

(五)突出“双创”能力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4.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课程、训练、实践“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不少于4学分的要求,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课外培养不少于1学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渗透、融合。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立项建设1-2门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积极培育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1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吸引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开设学科前沿、市场需求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敏锐性。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引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16.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整合学生的课外实践、专业实习和创新创业实训,实现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培养的统一。依托学校双创大厦,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加强学生实战训练。组织做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拓展学科专业竞赛领域,进一步完善“一院一赛”制,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创业热情。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推动各级各类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共享开放,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教师科研团队,以科研项目反哺和拓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植根于专业知识的创新活动。

(六)强化师德师能,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东北电力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增强教学规范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着力培育“四有”好老师。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成为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

18.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教师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教学研讨、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示范课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专项培训,突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和使用。发挥教学名师、青年教师教学标兵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的教学成长与发展。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积极组织教师教学发展交流合作,推进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改革创新。严格执行新入职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质量改进为目标,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建成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19.构建常态化教学激励机制。完善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激励制度,单数年举办教学竞赛,双数年举办说课大赛、优秀教案评选,每五年评选一次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教学标兵,努力形成重教乐教的良好氛围。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使教学效果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进一步突出教师教学质量在各类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七)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流质量文化

20.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面持续改进和全方位保障的“八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进一步明确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管理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和质量保障责任意识。健全本科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形成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纲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日常教学规范为行动准则,涵盖本科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从招生、培养到就业联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统一的教育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完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持续推动质量保障由制度规制向文化自觉转变。

21.健全教学质量标准。完善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涵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涵盖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运行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修订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优胜单位评选指标体系”、“优良教风教学单位评价指标体系”及“考务工作检查评分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

22.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继续完善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依据国家教学质量数据监测平台分析结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对标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和相关专业认证(评估)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督导队伍建设,创新督导方式,完善评课(教)指标体系和听课制度。推进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完善校内“检查(评估)-反馈-建设-改进-检查(评估)”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运行机制和“五查、三评、五反馈、二专、一平台”的评价模式,持续改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全校师生员工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高水平本科教育对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求体现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培育全员质量文化,引导全体教职工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广大教师潜心教学、干部职工服务教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大力营造凝心聚力的改革发展环境。

(二)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作用,做好本科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严格执行教学例会制度,部署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定期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和交流本科教学工作经验,统一思想,提高使命意识。落实院系教学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院系质量主体意识,加大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权重,考核结果与院系工作考核评价和绩效奖励挂钩。

(三)加大经费投入

统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省级高等教育专项等各种资金,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教学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保证国家和省级各类教学项目的经费投入。优化教学支出结构,提高用于教学激励、专业认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实践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发挥教育基金会吸纳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入教育教学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