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链接(仅限校内访问)
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综合管理文件 >> 正文

关于实施“十三五”本科教学质量提升 421 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15:52 点击量: 打印    收藏

东电党办字[2016]1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现就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牢记使命担当,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方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努力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要亲自抓教学工作并深入本科教学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教学实际情况,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推进教学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校、院(系、中心)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把教学责任、教学工作效果作为评价和衡量管理部门、院(系、中心)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出现教学事故严重并影响学校教学声誉的单位,取消评优资格,并在全校进行通报。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努力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

  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着力完善全员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此,学校决定实施《东北电力大学“十三五”本科教学质量提升 421 工程》(以下简称“421工程”)。

  2. “421 工程”是立足“十三五”,围绕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促进本科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系统工程。“421 工程”包括实施“4 项工程”、完善“2 个体系”、推进“1个计划”,4 项工程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专业建设提升工程、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2 个体系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 个计划即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要通过“421 工程”的实施,扎实、系统、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工作,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按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加大教师引培力度,在增加教师队伍数量的同时,提高高层次人才在师资总量中的比例。要切实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建立教师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要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形式,搭建教师合作交流、学习研讨平台,营造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

    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教学标兵示范课观摩、优秀教案展评和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教师教学质量在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中的考核,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研修或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适应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教师队伍。

    四、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东北电力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条例》为统领,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按照教育部审核评估反馈整改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标准,切实解决“以管代评”和“自管自评”问题,推进管、评分离,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自评体系;明晰和落实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一步突出和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健全校、院(系、中心)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强化院(系、中心)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完善信息与质量反馈途径,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评价,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与有效度,建立完善的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工作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要以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性教学文件为指导,按照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结合教育部审核评估反馈意见及整改目标,进一步完善专业质量标准、健全各环节质量标准、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充实教学管理系统,创新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办公管理和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与共享,推进教学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提高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定期进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与工作研讨,鼓励、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研究;充实教学督导力量,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式,实现校、院(系、中心)教学质量监控的协同推进;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教学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和高质量,保证学校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教学秩序的严谨,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不断形成良好校风,营造全员育人文化氛围

    教风学风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是大学气质和灵魂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教风学风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工作,着力优化育人环境。

    教风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明确教风学风建设基本思路,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引导、示范、激励、约束相结合,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统一。进一步落实校、院(系、中心)两级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建立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继续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励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全校教师要认真践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 号),按照从严治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要求,推进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引领并带动学风建设。要明确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引导学生“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作假抄袭为耻;以课堂守纪为荣,以旷课迟到为耻”。要认真落实学校学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细致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完善并执行好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从严治学,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要不断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并形成良好校风,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共东北电力大学委员会

    2016 年 11 月 10 日